产品特点
马坝油粘米细长小巧玲珑,无腹白,晶莹剔透、半透明,富有油质感。饭熟时香味四溢,饭面泛起油光,米粒条条竖起。饭质软而香滑,饭后齿颊留香,若把米粒放在纸上会留下油迹,故称为“油粘”。
产地最初为马坝镇,“马坝油粘米”由此得名。
马坝油粘米细长小巧玲珑,无腹白,晶莹剔透、半透明,富有油质感。饭熟时香味四溢,饭面泛起油光,米粒条条竖起。饭质软而香滑,饭后齿颊留香,若把米粒放在纸上会留下油迹,故称为“油粘”。
产地最初为马坝镇,“马坝油粘米”由此得名。
马坝油粘米最初产于“石峡文化”的
发源地(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岩)
马坝油粘米的起源,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,在石峡文化的发源地--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岩,出土了成团状的碳化稻谷和米粒,颗粒仍可辨别。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鉴定,为人工栽培稻。从碳化米的粒型来看,和马坝油粘米极为相似,由此专家认定马坝油粘米与其有必然渊源联系。
广东省最重要的名牌优质米、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首;“贡米”,也是中国出口大米的主要品种之一;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、第三届农业博览会“名牌产品”等。